国励-公共管理学院-宋祎玮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6-12-30 阅读次数:

个人简介

宋祎玮,女,汉族,1995918日,入党积极分子。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生。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华中师范大学挑战杯竞赛二等奖、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志愿者”、校“勤工俭学积极分子”。

个人照片

个人事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宋祎玮,女,汉族,湖南株洲人,中共入党积极分子,英语六级,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本科生。自入校以来,我始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学习科研、学生工作、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刚上大学,由于父母在我5岁的时候就已离异,我的学费是我爸爸负责出,生活费由妈妈负责出,而我的妈妈只是一个底层工人,为了给妈妈减轻一点压力,我出去做兼职,发传单、推广APP、做PPT录网络课程等等,我都做过。每个学期也能赚到一千块钱。

我知道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对待每一堂课都十分认真,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请教老师不懂的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一有时间我就会跑到学校明亮宽敞的自习室、图书馆,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广泛涉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名著。我感到学校的图书馆就是我的天堂,从未看到过这样高大的图书馆,里面有这样多的书籍,我只管“贪婪”地汲取知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三年我都得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用这个钱贴补了生活费,在校外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法语,还剩下了一半的钱留着大二的下学期交了辅修的费用。我也很高兴自己都是一次性高分通过大学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汽车驾考,既节省了报名费又节省了自己的时间。

在大一学年,我主要是参与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科研项目,虚心向他们请教,积累科研经验,就这样我渐渐喜欢上了科研。此后,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我都在为走上科研道路而奋斗。

在大二学年,我参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顺利结项,并且自己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了一个新的科研立项。同时,我也带领我的团队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了校赛二等奖的成绩并成为重点培育项目。大二学年,我认为自己是很充实的,最重要的经历应该就是准备“挑战杯”竞赛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可以说是目前大学生竞赛中很高水平的竞赛了。我从大二的上学期十月开始准备,从组队到确定小组研究题目,作为负责人的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最后终于组成了一支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社会学院的跨院队伍,团队成员都非常的优秀。从前期的资料准备、文献查找,寻找理论支持;到中期的实践调研、深入访谈;再到最后的研究报告的撰写,历时整整七个月。这七个月的每一天,我的脑子里都是想的这个竞赛项目,研究报告一遍又一遍的改,全都是由我来把握方向、进行分工。每一次校赛答辩,我都会一个人对着空教室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语调、神态、动作都要达到指导老师的要求。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有欢笑也会有摩擦。前往实地进行调研的时候,走了将近十公里的路,大家都很累,但还是要坚持下来去发问卷、去访谈,一天下来,要从武汉的东边跑到西边。我作为负责人深深地被感动了,大家一起吃大餐都很开心。当然,也有团队成员意见不一起冲突的状况出现,特别是竞赛准备周期长,到后面大家都有一些疲乏。我一方面要调解冲突,抓紧进度;一方面要激励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很多时候,我都要背着厚重的电脑一个人往返于打印店和团委之间,排队打印、送材料等等,都是我自己亲力亲为,而背着电脑是因为我要抓紧每一个课间时间进行资料的再整合与报告的修改。记得有几次都是我和团队核心成员在八号楼五楼找到一间空教室就开始讨论,直到全部熄灯,才匆匆跑下来,门卫叔叔又重新给他们开门。就是这样,他们从初赛到复赛一路闯进了决赛,最终获得二等奖并有幸进入了校重点培育项目。虽然最后没有进入省赛,但是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我也明白了自己只有经历过才会真正懂得,成功的背后是要付出多少的汗水。我知道自己必须整好着装,收拾行囊,时刻准备迎接更多的挑战。此外,我还利用双休日在武汉大学辅修法学,取得优秀成绩。

进入大三,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其他的时间我都埋头遨游的科研的海洋中。大三上学期,我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继续带领团队完成大二时申请的省级大学生科研立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分析数据、建立理论框架,不断地完善修改我们的研究报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制作问卷、访谈、写论文报告这些学习技术上的东西,我更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的不容易;在把握作品的同时,我还要思考怎样合理分工、怎样激励团队成员。最后,我在此基础上还撰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同时,我跟随导师进行社科基金项目的学术研究工作,虚心向师兄师姐们学习,并结合自己前期相关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成论文《电视问政与城市治理创新》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浙江社会科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可以说既痛苦又快乐,七个多月的时间,我不断地推翻、重构,直至最后确定论文框架;撰写成论文后又修改了七八稿才最后投至期刊。几乎整个寒假我都呆在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也只有一个小的食堂可以吃饭,也没有热水,洗澡要跑到另一栋楼;而我因为一个论点不知道怎样展开阐述,连续查了好几天的资料,腰酸背痛,眼冒金星。但一步步向前探索直至写好了以后,我又感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毕竟本科生能发这样的期刊是很难的,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因所在吧。特别是这个暑假参加了几个学校的保研夏令营,从前期的材料准备到选择学校以及面试的临场发挥和与导师的交流,通过与各个学校顶尖的同学们的交流,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许多友谊。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浙江大学的面试和学术科研成果展示中取得优异成绩,并被选为营员代表在夏令营闭幕式上进行发言。最终我也选择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跟随其院长郁建兴教授继续深造。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一步一步地在科研道路上向前走,最终也成功如愿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攻读研究生。在途中碰到了许多困难与挫折,有想过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感谢自己,保持有那一份初心,这不是普通的一如既往,而是千锤百炼仍要成钢的坚定;也感谢身边的人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

 

invisible